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慢性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据新华社电 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重庆晨报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部署做好未来5-10年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提出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是转变人民健康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规划指出,实施早诊早治,促进慢性病早期发现,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逐步将临床可诊断、治疗有手段、群众可接受、国家能负担的疾病筛检技术列为公共卫生措施。
专家指出,影响人群健康的众多因素中,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占到了60%。规划强调,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教育。到2020年和2025年,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60%和70%。
规划还强调,要完善医保和救助政策,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创新驱动健康服务业发展,增强科技支撑。各地区要将慢性病防治作为健康中国建设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纳入地方重要民生工程,强化组织实施。
核心目标
○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到2020年和2025年,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分别较2015年降低10%和20%,并提出了16项具体工作指标。
|